所有碎碎念

刚才看到群里有人发“美国真不要脸啊”,转发的是美国大使馆发的对香港国安47人案的谴责。

我想说的是,我在乎的真的不是作为中国人,在这个时代下的那种反美情绪。无论因为新闻摄入也好、价值观念本如此也罢,对于这条新闻的愤怒反应我是能够理解的。

但是,让我嗤之以鼻的是这种表述。我想,既然美国大使馆的原推里给出了为什么谴责的原因,在反对的时候至少给出理由一二三来。一句没有理由的喷,仿佛就代表了,这样做(谴责美国)不需要理由。

我们缺少的是明亮的对话。

最近是没什么心情打开 Reeder 的,自己在一天的工作之余,新闻的阅读习惯已经慢慢地从文字转变为 YouTube 视频了。其中的变化不是因为时间,而是心态,与其说工作有多忙,不如说自己认真读新闻、渴望了解事情全貌的心力有些不足。我不喜欢自己的这种状态。

但今天倒是打开了一次,看里面 Blog 分组的更新,觉得沉浸其中。可能,面对自己生活中的未知,我希望看看别人的生活是什么样的。

转眼看了一下自己的 Blog 订阅,发现了问题:图片不能展示出来,也不能打开原文链接。最近赶紧修一下吧。

哈里斯的败选演讲写的真的很有感染力:黑暗中人们还可以看见星空,天空中闪亮的是乐观主义、信念、真相和服务他人。

kalshi-after-election

这一次的大选又是民调败走的一轮,而针对选举预测兴起的挑战者是 election betting market。上面是 Kalshi 大选之后发的邮件。有时间好好研究一下博彩市场。

看样子特朗普要当选了,共和党也拿下了参议院多数。这个结果谈不上惊讶,本来就是50比50抛硬币,但4年之后的重新转向,还是让人不禁感慨。

最讨厌因为能挣钱而为特朗普当选欢呼的人。

办公室里吃饭的时候在讨论明天开始的美国大选。中国人其实是非常关注美国的动态的,但主要以一种看热闹的心态,美国大选的过程中种种闹剧、八卦、阴谋论,都是一种乐子,而选举结果影响最大的是股市的动态。

我也不想评判什么,新闻素养、民主素养本身就是一个话题,而且对岸美国的普通民众也不一定好在哪里去。只想说,we can not be just like this。我们应该有更多对新闻事实和常识的严肃追求,所谓的八卦笑谈也只应该是笑谈。另外,从中国的角度理解美国,也是一个常见的误区。

今天重新回到上班的状态,可能是对于接触一些实际的工作而并非只是学习技术有了一些新鲜感,一天下来整体的感觉还算可以。从一天的观察看下来,这份工作的工作方式和形式似乎要和之前有很大的不同了,但是应该是好的一方面,能够探索和承担更重要的角色。另外,既然过去三周面试的经历如此折磨,关于如何在工作中记录和总结经验,应该从一开始就要放在心上了。

基本有了一个可用的在手机上写和发布碎碎念的流程了:定义了一个 Taio 动作,然后拷贝了它的 url scheme 在快捷指令中执行,然后切换到 working copy 里提交。剩下的事情就是 github actions 那边来处理了。

这个流程的核心点就是减少点击的次数,希望一键就能开始写,写完很方便就能发布。目前是可以用的,虽然这个方案也有弊端,比如以来的两个工具都是付费的,以及目前还没有实现如何添加图片和尝试在手机上添加超链接的方便程度。

我正在尝试找到一个在手机上能够写东西发布到我的 jekyll 博客的方法。在最好的情况下当然是使用电脑,但手机还是离我们最近的电子设备,在移动端的阅读和记录不可避免。

这一条是用 Taio 的动作 + Working Copy 发布的。

今天继续用 cursor 改动 blog 称为我预想的样式。感觉真的是,如果不追求前端的各种细节和原理,以及怎么实现这些效果,那么用 cursor 来帮助自己实现一个可用的前端样式是很方便的。至少,我很久之前就像搭建出来的样式,在它的帮助下实现起来真的很容易。

一直想把博客划分为碎碎念(类似于发推特和微博)和博客两种部分,因为更多的时候,表达欲是一瞬间的,想表达的内容也是随意和短小的,不太适合用一篇博客来承载。而不选择直接发在社交媒体上是因为,社交媒体太多了,同步到每一个地方太耗时耗力。既然我们应该有自己的博客空间,为什么不能把碎碎念想法也放在自己的独立空间里面呢。Fledge 的碎碎念网站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而这个想法迟迟没能执行是因为自己一直还不太会改动和设计这种静态网站的样式。直到今天,让 Cursor 帮我完成了。